楓紅瀑布,雲海日出,秋芒黃花。大禹嶺又被稱作「合歡埡口」,探訪這片美景,佐以詩歌俳賦,讓心靈在這美景中洗滌吧!
大禹嶺主要有六個風景點:大禹嶺台14甲41K及41.5K、大禹嶺台8線108K、110K、111K及115.5K,依季節分則落於初夏(5-6月)及晚秋(12月)。已作成影片,欲見108K楓紅請點這裏。欲見110K侘寂楓紅請點這裏。欲見大禹嶺秋朝雲濤翕霞草請點這裏。
▼在適當的季節拜訪它們。來場與美麗風景的邂逅吧。
合歡山隧道北往梨山方向:
台八線111區域:
時序來到初夏,當通過大禹嶺隧道往梨山方向的台八線111公里處(約100公尺),有一片農地重新歸化為自然的原野,在這時展現它魅力:
▼有感而發:作首詩「青空白雲山林下,貓耳菊綻大禹嶺。」這時再播個音樂如"河井英里"的"SUNFLOWER"會更有味道。
▼當時的感觸:多作首俳句又何妨「青空に 杉林の下 豚菜咲」這是對大自然的讚美。
台八線110區域:隱藏版楓之谷,沒有名號的溪谷,我將它稱為"源光溪瀑",是台灣唯一椿楓並存的溪瀑。
季節遞嬗,時序於12月,楓紅晚秋,那是溪谷的呼喚,遐思的引領,踏著溪岩循著溪谷一起找尋台灣的隱藏版楓之谷,它有著如同日本京都的源光庵第一景"悟りの窓 "的楓華美景,那椿(茶花)與楓共譜秋色的特色,卻又不用隔著窗戶這悟的枷鎖看,更勝悟之窗,最重要的是,它是多層瀑布。造訪時可聽如"綺羅"的"时のなごり下巻"之"紅葉"等季節感的BGM音樂會更有質感,現在就探尋藏在山谷與溪流間的楓之祕境吧!入口:
▼夏末,虎杖初開,即便未楓紅,源光溪瀑也是很有清涼韻味,在這裡可以隱約看到攝影目標。
▼溯溪前往,源光溪瀑映入眼簾,這裏就是秋天楓葉拍攝處,少有的多疊溪瀑。
▼季節來到,有感而發,作詩一首「幽谷溪瀑落楓,樹罅澤蘭苔影。」
▼有感而發,作俳一帖「苔清水 秋冷の滝 散紅葉」侘寂感油然而出。
▼又年,再臨此地
颱風帶來一株滿是松蘿的樹木,陽光照耀下如"魔戒"的精靈之森般發藍綠光。
於是將音樂改播"Secret Garden"的"Fairytale",相當有韻味。
有感而發,作詩一首「幽谷溪瀑落楓,樹罅苔衣隙影。」
▼經颱風更改些許地形,美麗依舊
▼再年,復臨此地
▼去年的松蘿不復當初繁盛,
▼複年,白椿共譜秋色,有感而發,作俳一句「白椿 秋冷の滝 散紅葉」
▼來張有三疊溪瀑、椿楓同出及森林光的秋日熱鬧近照,這張的主題之多令人咋舌。
"紅楓白椿輝幽谷,黃葉苔衣映溪瀑"
▼最佳構圖:椿楓並茂,精靈之森的光輝遍照大地,也讓我想起了日本京都源光庵的"悟之窓"那白椿花與紅葉相伴的侘寂景緻。
▼110K最上層的落楓景點:上行約100公尺處的110K最後秘境
接著就請大家觀賞耳熟能詳的楓之谷~(✪ω✪)~
颱風帶來一株滿是松蘿的樹木,陽光照耀下如"魔戒"的精靈之森般發藍綠光。
於是將音樂改播"Secret Garden"的"Fairytale",相當有韻味。
有感而發,作詩一首「幽谷溪瀑落楓,樹罅苔衣隙影。」
▼經颱風更改些許地形,美麗依舊
▼再年,復臨此地
▼去年的松蘿不復當初繁盛,
▼複年,白椿共譜秋色,有感而發,作俳一句「白椿 秋冷の滝 散紅葉」
▼來張有三疊溪瀑、椿楓同出及森林光的秋日熱鬧近照,這張的主題之多令人咋舌。
"紅楓白椿輝幽谷,黃葉苔衣映溪瀑"
▼最佳構圖:椿楓並茂,精靈之森的光輝遍照大地,也讓我想起了日本京都源光庵的"悟之窓"那白椿花與紅葉相伴的侘寂景緻。
▼110K最上層的落楓景點:上行約100公尺處的110K最後秘境
接著就請大家觀賞耳熟能詳的楓之谷~(✪ω✪)~
台八線108區域:楓之谷
楓之谷終於在2017年被宣告為絕景,該風景區的拍攝段因颱風摧毀,現已成絕響了,所以只能透過昔日、那未變遷之攝影作品回味一二了,心想這篇文章也該是浮出水面的時候了,讓大家都知道,台灣也曾經擁有這樣的美景。
▼幽谷楓紅,樹罅苔影,分為上谷及下谷。看完了美麗的隱藏版楓之谷,還請繼續前往台灣的楓之谷一探,探尋那廣為人知的楓之美地!
▼入口:虎杖已結實累累,上午前往光線表現較佳。
有感而發:作首詩「幽谷溪瀑落楓,樹罅虎杖苔影。」
放個音樂如"杏ノ助"的"番凩",感受秋楓落葉流水的風韻。
▼上谷區域:
有感而發:作首詩「紅楓落幽谷,照壁映溪瀑。」
▼上行約300公尺處,可見溪流櫛比鱗次地排列而下
有感而發:作首俳句「煌めくや 幽谷の滝 散紅葉」
▼鏡頭拉近點
▼遠處構圖
▼更遠處構圖
▼最佳構圖
下谷區域:
▼回原道路,溪北路緣有一人工小徑,順繩溯溪而下,下午去光線表現最好。
▼有感而發,作一葉知秋的日文版俳句「一枚の 落ちの毛美知 秋知らせ」
循谷而下時播放"杏ノ助"版的"紅一葉",是種享受。
▼續往下走不久,臨至一處彎道,本區的重量級風景紅髮白鬍子將軍直入眼簾
觀此景,作詩「落楓為髮木為髻,瀑布為鬍長拖地,紅髮白鬍子將軍,秋天大禹嶺駐地。」
▼當然也少不了俳句「白髭の 丁髷武士 髮紅い」
▼稍往回走至"將軍頭頂"也是好風景:
▼看到此處的第一感想「楓水輪流轉」
▼楓與水的流轉,有感而發,作一首俳句「流転に 紅葉と水 輪廻かな」
續往下走,可得到水洞伴瀑步的景緻:
▼2013年葉子剛落時:
▼2014年葉子枯萎時:
▼2015年時間正好:
有感而發,作首詩聊以抒發「紅楓白椿落幽谷,青苔照壁伴溪瀑。」
▼稍晚的清涼感:作首俳句聊以抒發「散紅葉 秋冷の滝 幽谷か」
續往下行,光線對了,紅葉就有了感情。
▼有感而發,作首詩「紅楓落幽谷,青苔伴溪瀑。」
▼若來錯時間就會像下圖這樣:葉子乾了只剩光線
▼或是像下面兩圖這樣:
▼沒有光線的滋潤,圖面平扁。所以還是下午來較佳。
▼續往下行,沿途很多溪瀑與散紅葉。
▼續往下行,這片苔木溪瀑為108K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景:主景木頭本身為砍伐後被河流沖下來,不知何時會再發大水被沖走,但很幸運地每年都躲過大水,才能看到這景美麗的面貌。
「紅楓落幽谷,青苔伴溪瀑。」
▼有感而發,來首俳句「煌めくや 幽谷の滝 散紅葉」
「紅楓落幽谷,白椿伴溪瀑。」
▼又年,慶幸颱風沒破壞掉這個風景「散紅葉 秋冷の滝 幽谷か」
合歡山隧道東往花蓮方向:
合歡山隧道西往南投方向:
大禹嶺41k區域:松濤雲海
降雪後的冬天來此,很容易看到奇萊山白峰的樣子,旁邊雲海繚繞的是屏風山,聽著"玄德之音"的"秋山别曲 ",且作一詩「遠山間繚繞,浮雲聽松濤。」
▼初夏來此,遇見火燒雲海機率較大,但大部人在這時都會前往合歡山,鮮少佇此處記錄火燒雲海,有感作詞「晚霞雲海聽松濤。」
▼有時也會遇到山雲繚繞的美景,充滿中式山水的美感
▼時而有日出松濤漫雲海的壯闊感
有感作詞:「日出雲海聽松濤。」
▼又時而有朝雲燎山的錯置感
有感作俳「松林 山に雲凌ぐ 焼けの朝」
▼偶爾或耶穌光透過雲層照下的神聖感
有感作俳「山照らす 薄明光の 雲海か」
▼抑或傍晚日落後的神秘感,這就是我所認識的大禹嶺41K
大禹嶺41.5k區域:
▼初秋之朧月夜,底下正好就是日本的"秋之七草"中的芒草及藤袴(澤蘭),聽著"宫西希"的古箏"月光",相當有野趣及情調。作一俳句「秋草や 天雲流れ 秋月夜」
▼等待火燒雲及日出,陪我等待的是秋之七草,聽著TAM Music Factory的"御伽草子"這充滿侘寂感的音樂。
坐著等待朝彩日出,有感而發作一詩「大禹嶺秋芒日出,尖尾鳳虎杖晨光。」
▼有感而發,且作一俳「初秋や 藤袴風 秋の朝」
▼晚秋來臨,藤袴結實累累,且作一詩「大禹嶺雲海日出,尖尾鳳秋實晨光。」
▼薄明光照,另作一俳「朝焼けに 藤袴枯る 秋光や」
▼日頭乍現
▼晴朗無雲的朝霞,"綺羅"的"雪月花秋"伴相隨,作一俳句「朝焼けに 雲海と野毛 秋の山」
▼日頭乍現,作一俳句「雲海と 秋草の枯る 秋の日」
▼又日,火燒雲,雲海奔騰。
▼聽著"小雨原創音樂"的"秋風蕭瑟"別有風味。
▼「大禹嶺雲海日出,尖尾鳳秋芒晨光。」
▼「朝焼けに 藤袴枯る 秋光や」
▼日出時「雲海や 秋草繁い 秋の日」
▼日出照耀秋草,雲海奔騰之美
▼隔日,雲海較高層,適合廣角,已經適合與奇萊山同入鏡了。
有感作詩「薄雲朝霞映奇萊,青山秋草綴禹嶺。」
▼「朝焼けに 秋草繁い 秋の山」
▼火燒雲持續壯大中
▼有感而發,且作一俳「あかあかと 朝焼けにけり 山の空」
▼再隔日,雲海更高,且作一俳「秋草や 朝雲海に 山浮かす」
▼最佳構圖,在這秋草生輝的雲海之晨,且作一詩「大禹嶺秋草朝晨,奇萊山雲海浮沉。」
我之所攝,心之所見,滌癒人心,意味深遠,進入這攝影與詩歌交織成的視界,願你帶回滿滿的感動...完
有網誌的問題歡迎留言